濱州翻譯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25
相關詞:濱州 濱州市位于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渤海灣西南岸,北通渤海,東臨東營市,南連淄博市,西南與濟南市交界,西與德州市接壤,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海興縣、黃驊市相望。全市境域橫跨黃河兩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17°15至118°37,北緯36°41至38°16。東西最大跨徑120公里,南北最大跨徑175公里,總面積9444.65平方公里。濱州具有依河傍海的天然優勢,是蜿蜒五千里渤海灣的地理軸心,京津塘和山東半島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環渤海經濟圈與黃河經濟帶的交匯點。環渤海經濟圈的崛起,黃河經濟帶的振興,為濱州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地處黃河下游,魯北平原。轄博興、鄒平、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和濱城區六縣一區。濱州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這里就有人類居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遺跡,不斷出土問世。春秋末期,偉大的軍事家孫武是惠民縣人士,他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堪稱驚世之作。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王薄,在鄒平縣雕窩峪首舉義旗,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明初農民起義領袖唐塞兒,濱州市人,她揭竿而起給明王朝以沉重打擊。漢孝子董永的故鄉就是位于小清河畔的博興縣。宋朝的范仲淹,就學苦讀的醴泉寺就在鄒平的長白山中。在現代史上,濱州市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渤海根據地。 這里的人民繼承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著名的山東呂劇就發源于博興縣支脈河畔劉官村一帶,具有七百年歷史的濱縣民間剪紙和起源于元朝的胡集燈節書會等民間藝術也久負盛名。濱州市地貌類型多樣,南部山區連綿起伏,東北沿海灘涂遼闊,內陸腹地一馬平川,大小湖泊、坑塘星羅棋布,十幾條河流穿境入海。較大的山巒和湖泊有鄒平的長白山、黃山、博興的馬踏湖;著名的河流除黃河外,還有小清河、徒駭河等。由于地貌類型的多樣性,構成了濱州農林牧副漁五業和 農作物種類齊全的農業結構,形成了秀麗多姿的自然地理環境。濱州市土地遼闊,氣候溫和,山海齊備,土特產種類繁多。蘆葦編織的葦席、葦笠、筐籃和各種工藝品,不霉不蛀,耐摔耐磨;用草蒲編織的草鞋、拖鞋、地毯、茶墊等日用品,輕盈美觀、經久耐用;用臘桿制作的家具古樸典雅,臘桿蒸熟去皮后晶瑩透亮,如牙似玉,又有牙臘家具之稱。這些葦蒲、柳編制品和臘桿家具已暢銷美國、日本、加拿大、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陽信鴨梨、無棣小棗、鄒平山楂等也遠近聞名。 濱州市優越的自然條件及豐富的物產資源尚有巨大潛力等待我們去發掘,濱州市歡迎海內外仁人志士來此建功立業,與我們共同開發濱州,振興濱州。
關鍵詞: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