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翻譯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25
相關詞:甘肅 甘肅省: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后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陜西行都司;清分陜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甘肅,古屬雍州,地處黃河上游,它東接陜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內蒙、寧夏,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筒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筒稱為隴。它象一塊瑰麗的寶玉,鑲嵌在中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上,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縱橫45.3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4.72%。唐玄樊在天水的傳說,使佛公嬌、萬紫山、滲金寺等地,成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點定西地區和白銀市、,雖干旱少雨,植被較差,但也不乏引人入勝的民俗風情。河西走廊是甘肅著名的糧倉,也是昔日鐵馬金戈的古戰場和古絲綢乏路的交通要道。聞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肅南裕固族風情、肅北蒙古族風情、阿克塞風俗、天祝藏區風情、雷臺奇觀、古酒泉傳奇、嘉峪關傳說、玉門關和古陽關、橋灣人皮鼓:民間筵悅、駱駝隊等奇風異俗在這里熠熠生輝。和天水、隴南相臨的甘南、臨夏兩自 治州,是藏、回、東鄉、保 安、撒拉等少數民族的集聚地,有獨具一格的民情和風俗,境肉的拉卜楞寺,不但有著精美絕倫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規模較大的法會和眾多的節慶,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動空前豐富多采。古樸典雅的臨復清真寺,是穆斯林民眾們的聚禮之地,這里的宗教民俗活動,獨特隆重,令人嘆為觀止。甘肅東南部的天水市和隴南地區,是歷史悠久、山川錦繡、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稱。中國西部內陸,地處黃河上游,東接陜西,東北與寧夏毗鄰,西連青海,新疆,北鄰內蒙古,并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土地】土地總面積45.5萬平方公里,2004年末,全省耕地453.81萬公頃。年內增加耕地1.23萬公頃,其中新開荒地0.45萬公頃。年內減少耕地1.59萬公頃,其中退耕還林還草占地15.38萬公頃。
【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目前已發現各類礦點近3000處,有用礦產145種,探明儲量的有94種,居全國第一位的有鎳,鈷,鉑族,硒,鑄型粘土和飾面蛇紋等11種。特別是鎳,鋅,鈷,鉑,銥,銅,梯,重晶石,菱鎂礦等15種具有開發優勢。 能源:水資源主要分布在黃河、長江、內陸河三個流域,九個水系,全年總徑流量614億立方米,水力理論總蘊藏量1724萬千瓦,巖居全國第九位,已建成水電站29座,黃河上游的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水電站和白龍江的碧口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12.5萬千瓦。全省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300萬千瓦,年發電量235.65億度。煤炭已探明儲量89.2億噸,石油儲量6-7億噸。風能,太陽能也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動植物:甘肅有野生動物659種,鳥類441種。屬國家一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雪豹、鹿、麑、麝、雙峰駝32種。野生植物有4000多種,其中藥材951種,居全國第二位,已經營450種,主要有當歸、大黃、黨參、甘草、貝母、大麻、杜仲、靈芝、冬蟲夏草等。人口
【人口統計】 2004年末,全省總人口為2618.7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2.4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全年死亡人口17.02萬人,人口死亡率為6.52‰。
【人口增長率】 200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91‰。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1990年,漢族人口2051.5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91.7℅,少數民族185.6萬,占8.3℅。少數民族中,世居本省、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臧、東鄉、土、滿、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薩克等10個少數民族。
【文化程度】2004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62萬人,比上年增長10.15%,在校學生20.03萬人,增長15.51%。研究生教育招生0.61萬人,增長69.44%,在學研究生1.15萬人,增長33.72%。普通小學招生50.88萬人,在校學生316.55萬人。特殊教育招生0.1萬人,在校學生0.77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35.07萬人。經濟
【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2004年全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558.93億元,比上年增長11.0%,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2004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81.40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758.18億元,增長12.6%;第三產業增加值519.35億元,增長11.0%,其中,金融保險業增加值65.26億元,增長2.0%,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增加值158.92億元,增長9.1%,房地產業增加值38.04億元,增長9.5%。
【農業產值和增長率】2004年,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05.80萬噸,比上年增長2.09%。
【工業增加值和增長率】2004年,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76.22億元,比上年增長14.1%。
【財政收入】2004年,全年全省大口徑財政收入為215.40億元,比上年增長21.57%。全省一般預算收入為103.99億元,增長18.63%。
【外貿狀況】2004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7.7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59%。
【外資利用狀況】2004年,全年批準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63個,比上年增加4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3.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11%;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0.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1.11%。
【支柱產業】有色金屬、電力、石油化工、石油機械制造、建筑材料。通訊
【電話擁有率】2004年年末局用交換機總容量609萬門。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77萬戶,增長18.56%。其中城市344萬戶,增長19.86%;農村133萬戶,增長15.65%。本年新增固定電話用戶7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58萬戶,本年新增79萬戶,比上年多增7.18萬戶。電話普及率達31.89部/百人,每百人擁有電話比上年增加5.67部。
【廣播電視】2004年廣播電臺8座,電視臺15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26座。廣播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為89.82%和89.77%,分別比上年提高0.92和0.40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163.29萬戶,比上年增長1.97%。交通
【鐵路】省會蘭州是全國地理中心,蘭新、包蘭、隴海、蘭青四條鐵路干線在此交匯。隴海線寶蘭段、蘭武段實現了電氣化。新建的寶中(寶雞-中衛)鐵路已全線貫通,蘭新鐵路復線已于1995年5月全面建成。2004年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746.33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7.9%。其中,鐵路616.06億噸公里,增長21.1%;公路130.01億噸公里,增長5.1%;水運0.07億噸公里,增長4.3%。旅客周轉量268.36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6.3%。其中,鐵路157.76億人公里,增長18.9%;公路96.32億人公里,增長10.5%;水運0.21億人公里,增長1.9%。
【航空】航空運輸已形成以蘭州為中心達北京、上海、廣州、烏魯木齊等城市以及省內敦煌、酒泉、天水、慶陽的20多條航線,通航里程達35700多公里,蘭州空港正式開放,由蘭州可直達香港。2003年全年民航完成貨物周轉量達到0.21億噸公里,增長22.4%,客運量10.70億人公里,增長9.9%。
關鍵詞: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