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萬源
萬源翻譯案例---語通全球翻譯公司
萬源市位于四川省東北部,與陜西省及重慶市接壤,為達州市|達州代管縣級市,全市面積4065平方公里。1990年7月3日,由46節航空汽油槽車和9節貨車編組的0201次列車,從陜西安康行至萬源縣境內的“梨子園”隧道內發生爆炸,列車長等4人當即死亡,14人受傷,造成襄渝鐵路停運24天。這是我國鐵道史上一次罕見的特大災害事故。 == 歷史 == *秦置巴郡宕渠縣。 *由漢到明,屬達州通川郡東鄉縣。 *清代為綏定府太平縣。 *民國三年(1914年),改名為萬源縣。 *1933年-1935年,紅四方面軍建立了川陜革命根據地,先后在縣內建立萬源、紅勝、城口三個縣蘇維埃政府。 *1993年7月由原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并建立萬源市,屬于省轄縣級市,由達州市代管。 == 地理 == === 氣候 === 萬源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雨充足,集中在夏季。1月平均氣溫 3.9 °C,7和8月平均氣溫 24.8 °C,全年均溫 14.7 °C {{Infobox weather |location = 萬源 |single_line = Y |metric_first = Y |Jan_Hi_°C = 8.4 |Feb_Hi_°C = 10.3 |Mar_Hi_°C = 14.7 |Apr_Hi_°C = 21.2 |May_Hi_°C = 25.0 |Jun_Hi_°C = 27.9 |Jul_Hi_°C = 30.2 |Aug_Hi_°C = 30.9 |Sep_Hi_°C = 25.3 |Oct_Hi_°C = 20.2 |Nov_Hi_°C = 15.1 |Dec_Hi_°C = 10.1 |Year_Hi_°C = 19.9 |Jan_Lo_°C = 0.6 |Feb_Lo_°C = 2.1 |Mar_Lo_°C = 5.6 |Apr_Lo_°C = 10.5 |May_Lo_°C = 14.5 |Jun_Lo_°C = 18.3 |Jul_Lo_°C = 20.8 |Aug_Lo_°C = 20.4 |Sep_Lo_°C = 16.5 |Oct_Lo_°C = 11.7 |Nov_Lo_°C = 6.6 |Dec_Lo_°C = 2.2 |Year_Lo_°C = 10.8 |scprecip = green |Jan_Precip_mm = 4.7 |Feb_Precip_mm = 9.4 |Mar_Precip_mm = 34.3 |Apr_Precip_mm = 75.4 |May_Precip_mm = 133.6 |Jun_Precip_mm = 172.7 |Jul_Precip_mm = 260.0 |Aug_Precip_mm = 199.6 |Sep_Precip_mm = 186.5 |Oct_Precip_mm = 112.8 |Nov_Precip_mm = 34.8 |Dec_Precip_mm = 9.1 |Jan_Hum = 67 |Feb_Hum = 65 |Mar_Hum = 66 |Apr_Hum = 68 |May_Hum = 71 |Jun_Hum = 74 |Jul_Hum = 79 |Aug_Hum = 75 |Sep_Hum = 79 |Oct_Hum = 77 |Nov_Hum = 74 |Dec_Hum = 71 |Unit_Precip_days = 0.1 mm |Jan_Precip_days = 4.8 |Feb_Precip_days = 5.7 |Mar_Precip_days = 10.3 |Apr_Precip_days = 12.6 |May_Precip_days = 13.9 |Jun_Precip_days = 13.6 |Jul_Precip_days = 15.9 |Aug_Precip_days = 12.9 |Sep_Precip_days = 14.0 |Oct_Precip_days = 13.2 |Nov_Precip_days = 9.2 |Dec_Precip_days = 6.1 |Jan_Sun = 63.8 |Feb_Sun = 62.9 |Mar_Sun = 84.6 |Apr_Sun = 125.8 |May_Sun = 149.9 |Jun_Sun = 149.1 |Jul_Sun = 178.5 |Aug_Sun = 200.9 |Sep_Sun = 117.0 |Oct_Sun = 93.6 |Nov_Sun = 80.8 |Dec_Sun = 65.5 |source = http://cdc.cma.gov.cn/shuju/index3.jsp?tpcat=SURF&dsid=SURF_CLI_CHN_MUL_MMON_19712000_CES&pageid=3 中國氣象局 |accessdate = 2011年2月28日 }} == 行政區劃 == *轄12鎮41鄉,410個村 *鎮:青花鎮 舊院鎮 白沙鎮 羅文鎮 黃鐘鎮 河口鎮 大竹鎮 草壩鎮 官渡鎮 竹峪鎮 太平鎮 *鄉:茶埡鄉 長石鄉 白羊鄉 固軍鄉 鐵礦鄉 井溪鄉 埝塘鄉 蜂桶鄉 曹家鄉 沙灘鄉 石塘鄉 八臺鄉 花摟鄉 長壩鄉 曾家鄉 絲羅鄉 鐘坪鄉 罐壩鄉 石人鄉 趙塘鄉 大沙鄉 秦河鄉 廟埡鄉 鷹背鄉 廟坡鄉 紫溪鄉 臨河鄉 廟子鄉 鐘亭鄉 白果鄉 魏家鄉 石窩鄉 玉帶鄉 柳黃鄉 新店鄉 梨樹鄉 皮窩鄉 溪口鄉 永寧鄉 虹橋鄉 康樂鄉 == 人口 == *總人口54.9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46萬人。 == 經濟 == *萬源市為一典型山區農業市,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及第三產業比較落后。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5.24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520元,地方財政收入4044萬元。 == 交通 == *襄渝鐵路 *210國道 == 風景名勝 == *八臺山 *龍潭河 *花萼山 *大竹河 *煙霞山 *魚泉山 == 資源特產 == *萬源地方特產有茶葉、香菇、舊院黑雞 == 相關鏈接 == *http://www.wanyuan.com.cn/ 萬源信息港 {{萬源市行政區劃}} {{四川行政區劃}} Category:萬源市| Category:達州區縣市|市 Category:四川縣級市|達州 Category:國家級貧困縣|川 de:Wanyuan en:Wanyuan fr:Wanyuan ja:萬源市 ko:??? ? nl:Wanyuan no:Wanyuan pt:Wanyuan vi:V?n Nguyên
BaiDu
城市名片中國富硒茶都 萬源市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萬源市是四川產茶大縣,土壤富含硒,具有高山茶特殊的品質。上世紀九十年代被列為川東北優質綠茶基地,國家星火計劃無公害優質富硒綠茶生產示范基地、國家級茶葉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和川東北富硒茶基地,榮獲“中國富硒茶之都”稱號。2007年萬源“巴山雀舌”名茶被評為四川省名牌產品。
近年來,該市把“中國富硒茶都”作為一張名片進行積極培育和重點打造。目前,該市種茶面積達10萬余畝,年產茶達3000噸,茶葉產值近3億元。2008年4月舉辦的茶文化節展銷會上共銷售茶葉200余萬元,現場簽定合同1.94億元,其中巴山雀舌占1.4億元。100克“巴山雀舌貢茗茶”拍得22.8萬元天價。
圍繞茶產業,該市的主要奮斗目標是:力爭2010年全市茶園總面積發展到15萬畝;年產富硒茶葉3500噸,其中富硒名優茶產量達到2100噸,實現總產值5億元以上。2008年,該市抓住秋季茶樹種植的適宜時機,采用最適宜機械化采摘的“雙行錯窩條栽法”,新建茶園一萬畝。川東北門戶城市 市人民政府駐地:太平鎮。郵編:636350。代碼:511781。區號:0818。車牌號:川S。
現任市政府領導:市委書記:王成軍 ;代理市長:吳曉勇
萬源歷史悠久,向前廣場夏商為梁州之域,周為雍州之地,秦屬巴郡宕渠縣。由漢到明,屬達州通川郡東鄉縣。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前割東鄉縣太平霸太平里兩里置太平縣,清道光時大略成現今之地域。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安徽省太平縣重名,即借“縣東北有萬頃池、鄰邑之水多源于此”之意,改名為萬源縣。1933年——1935年,紅四方面軍建立了川陜革命根據地,先后在縣內建立萬源、紅勝、城口三個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2月紅軍撤離,國民黨政府恢復原縣建置。1949年12月29日萬源解放,隸屬川北行署達州專區,1952年歸屬四川省達縣專區。1993年7月由原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并建立萬源市。
萬源市位于四川東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帶,全市幅員面積4065平方公里,轄12鎮41鄉,373個村,2480個社,總人口558307人,其中農業人口471968人。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25.24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9.92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8.54億元,增長24.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78億元,增長13.0%。市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044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4545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39億元,糧食總產量28.24萬噸;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56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88元。
萬源屬典型的山區農業市,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海拔高差大,相對高差達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員面積的83%。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貌類型主要為山地。境內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垂直地域性差異大。多年平均氣溫14.7度,極端最高氣溫39.7度,極端最低氣溫-9.4度,年均降雨量1246毫米。
入城第一門萬源,古有“秦川鎖鑰”之稱,今有巴山旅游勝地之譽。現交通方便,襄渝鐵路縱貫南北,現在襄渝鐵路二線全部貫通,過萬源的高速公路在修建中,預計2011年底完工通車,210國道公路穿境而過,北上京城,南下重慶,東到武漢,西至成都,均指日可達。境內省、市、鄉道公路縱橫交錯,新增公路通車里程達450公里,基本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絡。市內通訊便捷,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綜合服務功能完善。行政區劃 萬源市行政區劃圖萬源市現轄12個鎮、40個鄉:太平鎮、青花鎮、舊院鎮、羅文鎮、河口鎮、草壩鎮、竹峪鎮、大竹鎮、黃鐘鎮、官渡鎮、白沙鎮、沙灘鎮、茶埡鄉、長石鄉、白羊鄉、鐵礦鄉、固軍鄉、井溪鄉、堰塘鄉、蜂桶鄉、花樓鄉、長壩鄉、曾家鄉、大沙鄉、秦河鄉、廟埡鄉、鷹背鄉、石窩鄉、玉帶鄉、新店鄉、魏家鄉、柳黃鄉、溪口鄉、永寧鄉、虹橋鄉、康樂鄉、白果鄉、鐘亭鄉、廟子鄉、紫溪鄉、廟坡鄉、梨樹鄉、皮窩鄉、絲羅鄉、罐壩鄉、石人鄉、趙塘鄉、中坪鄉、八臺鄉、花萼鄉、曹家鄉、石塘鄉。
附:行政區劃變動
1997年,萬源市面積4065.3平方千米,人口53.2萬,轄12鎮29鄉:官渡鎮、太平鎮、大竹鎮、羅文鎮、白沙鎮、青花鎮、舊院鎮、草壩鎮、竹峪鎮、沙灘鎮、黃鐘鎮、河口鎮、長石鄉、井溪鄉、白羊鄉、固軍鄉、鐵礦鄉、蜂桶鄉、花樓鄉、長壩鄉、曾家鄉、大沙鄉、廟埡鄉、鷹背鄉、魏家鄉、石窩鄉、玉帶鄉、永寧鄉、虹橋鄉、溪口鄉、廟子鄉、廟坡鄉、白果鄉、鐘停鄉、石塘鄉、曹家鄉、八臺鄉、梨樹鄉、中坪鄉、石人鄉、絲羅鄉。市政府駐太平鎮。代管東林山、黑寶山、尖峰山、花萼山4個國營林場,青花、草壩2個國營茶場。
2000年,萬源市轄12個鎮(太平鎮、青花鎮、舊院鎮、羅文鎮、河口鎮、草壩鎮、竹峪鎮、大竹鎮、黃鐘鎮、官渡鎮、白沙鎮、沙灘鎮、)45個鄉(紅旗鄉、茶埡鄉、石崗鄉、長石鄉、白羊鄉、鐵礦鄉、固軍鄉、井溪鄉、蜂桶鄉、堰塘鄉、花樓鄉、長壩鄉、曾家鄉、大沙鄉、秦河鄉、廟埡鄉、鷹背鄉、石窩鄉、玉帶鄉、魏家鄉、柳黃鄉、新店鄉、溪口鄉、永寧鄉、虹橋鄉、康樂鄉、白果鄉、鐘亭鄉、廟子鄉、紫溪鄉、廟坡鄉、臨河鄉、黎樹鄉、皮窩鄉、蒿壩鄉、絲羅鄉、罐壩鄉、石人鄉、趙塘鄉、中坪鄉、八臺鄉、曹家鄉、花萼鄉、水田鄉、石塘鄉)。
2003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37號)批復同意萬源市撤銷城守、白沙、舊院、羅文、草壩、河口、竹峪、黃鐘、官渡、大竹10個區工委和蒿壩、紅旗、石崗、水田4個鄉,擴大5個鄉鎮的行政區域:將原蒿壩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梨樹鄉;將原紅旗鄉及石崗鄉的石崗、孔家山、牛卯坪、四合、坪長5個村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太平鎮;將原石崗鄉的八字頭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青花鎮;將原水田鄉的小茶園、黨家坡、百花園3個村及原石塘鄉的朱家溝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沙灘鎮;將原水田鄉的往川壩、牟家壩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白沙鎮。
2004年,萬源市轄12個鎮(太平、大竹、羅文、白沙、青花、舊院、草壩、竹峪、沙灘、官渡、黃鐘、河口)、41個鄉(石塘、八臺、曹家、長石、白羊、井溪、鐵礦、固軍、蜂桶、花樓、長壩、曾家、大沙、廟埡、鷹背、石窩、玉帶、魏家、溪口、永寧、虹橋、廟坡、白果、鐘停、廟子、梨樹、石人、絲羅、中坪、茶埡、堰塘、秦河、新店、柳黃、康樂、臨河、紫溪、花萼、皮窩、罐壩、趙塘)。
2005年,萬源市轄12個鎮、41個鄉:太平鎮、青花鎮、舊院鎮、羅文鎮、河口鎮、草壩鎮、竹峪鎮、大竹鎮、黃鐘鎮、官渡鎮、白沙鎮、沙灘鎮、茶埡鄉、長石鄉、白羊鄉、鐵礦鄉、固軍鄉、井溪鄉、堰塘鄉、蜂桶鄉、花樓鄉、長壩鄉、曾家鄉、大沙鄉、秦河鄉、廟埡鄉、鷹背鄉、石窩鄉、玉帶鄉、新店鄉、魏家鄉、柳黃鄉、溪口鄉、永寧鄉、虹橋鄉、康樂鄉、白果鄉、鐘停鄉、廟子鄉、臨河鄉、紫溪鄉、廟坡鄉、梨樹鄉、皮窩鄉、絲羅鄉、罐壩鄉、石人鄉、趙塘鄉、中坪鄉、八臺鄉、花萼鄉、曹家鄉、石塘鄉。
2006年9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51號)批準:同意萬源市撤銷臨河鄉,將原臨河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大竹鎮。調整后,萬源市現轄12個鎮、40個鄉。歷史沿革 因地處萬頃池和諸水源頭,故名萬源。這里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各路商賈云集之域,是川東北邊境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明正德十年(1515年)置太平縣,清嘉慶年間升為太平直隸廳,道光初年(1821年)復降為太平縣。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安徽太平縣同名,改為萬源縣。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并設立萬源市。
萬源歷史悠久,夏商為梁州之域,周為雍州之地,秦屬巴郡宕渠縣。由漢到明,屬達州通川郡東鄉縣。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割東鄉縣之太平里設置太平縣,清道光時大略成現今之地域?!?br/> 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安徽省太平縣重名,即借“縣東北有萬頃池、鄰邑之水多源于此”之意,改名為萬源縣。1933年——1935年,紅四方面軍建立了川陜革命根據地,先后在縣內建立萬源、紅勝、城口三個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2月紅軍撤離,國民黨政府恢復原縣建置。城標1949年12月29日萬源解放,隸屬川北行署達州專區,1952年歸屬四川省達縣專區。1993年7月由原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并建立萬源市。市政府自然地理地理形態 萬源屬典型的山區農業市,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海拔高差大,相對高差達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員面積的83%。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貌類型主要為山地。
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巴山主脈自西北向東南綿亙于境內北部,主要山峰有花萼山、趙家山、歪頭山、老八合山、九盤石、龍池山,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最高峰花萼山,海拔2380.4米。東北部山區巖溶地貌發育良好。自然資源 藏珍蓄寶,物產豐富,素有“萬寶之源”之美譽。
礦產資源
萬源市地下礦藏主要有:煤、鐵、錳、石膏、石灰石、鋇礦(毒重石)、硫鐵礦、釩礦、鋁土礦、頁巖、粘土等十多種。其中煤儲量7,000多萬噸,石灰石3億噸以上,石膏5,000多萬噸,鋇礦400多萬噸,菱鐵礦3300多萬噸,錳礦130多萬噸,釩礦6,000多萬噸。地上資源除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薯類等糧食作物外,還盛產茶葉、魔芋、中藥材、耳菇、煙葉、蠶桑等多經作物。
林業資源
林業用地面積400萬畝,點總面積的65.5%,其中有林地238.6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64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9.3%。喬木樹種多達155種,以松、杉、樅、青杠為主,珍貴樹種有水杉、檫木、鵝掌楸、紅豆杉、山毛櫸、三尖杉、銀杏等。有大鯢、野豬、金絲猴等國家、省一、二級保護動物15種。中藥材品種多達1,206種,尤以萼貝、皮桔馳名中外。特色產業 畜牧業是萬源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我們按照“立足優勢抓特色,調整結構促發展”的思路,堅持穩定發展生豬,加快發展草食牲畜,大做“黑(舊院黑雞)、白(板角山羊)、黃(肉牛)”三篇文章。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舊院黑雞1、舊院黑雞 主要集中在舊院、井溪等10個鄉(鎮),以“綠寶”公司為龍頭,采取以擴繁為中心,以疫病防治為重點,淘汰劣雜,選種選配等技術措施和扶持發展黑雞大戶等途徑,年底實現黑雞飼養量120萬只,使舊院黑雞開發建品牌、創名牌,力爭走出四川,打入全國。全市舊院黑雞飼養已達86萬多只。2、板角山羊 主要集中在大竹、趙塘等12個鄉(鎮),以澳瑞達羊業開發有限公司為龍頭,采取本品種選育、提純復壯等技術措施,年底實現板角山羊飼養量6萬只,出欄3萬只的目標,現已建成萬源市澳瑞達良種選育場、大竹鎮茶園保種選育場和趙塘鄉修山坡保種選育場三個,全市板角山羊存欄量已達4.5萬只。3、肉牛產業化開發 主要集中在石崗、羅文等15個鄉(鎮),近幾年來,采取引進優質種牛、開展人工授精,秸稈微貯(氨化)、人工種植優質牧草等技術措施,多方籌集資金,引進優質種牛海福特82頭,西門塔爾8頭,安格斯20頭,同時,在全市開展牛種改良人工授精技術,今年我市被列為優質肉牛良繁體系建設項目縣(市),全市共建站20個,累計牛種改良1萬余頭。推廣肉牛短期快速育肥綜合配套技術,現全市養牛規模在20頭以上50戶,已產雜交牛7,000多頭。在花樓鄉創辦牛肉干加工廠,讓萬源的牛肉走市場。4、生豬質量工程 主要集中在羅文、黃鐘、草壩等20個瘦肉型豬基地鄉,以“恒源”、“蜀源”兩個二級場為龍頭,自去年實施生豬質量工程以來累計推廣外二雜母豬5000余頭,鄉鄉建立了人工授精站,引進了終端父本杜洛克種公豬10頭,引進長白、約克等種母豬109頭,力爭年底推廣外二雜母豬達到9,000頭,再引進杜洛克種公豬到20頭,通過3~5年的努力,力爭三元雜交改良面達60%,大大提高優質肉豬比重。基礎建設 萬源市交通較為方便,襄渝鐵路、襄渝Ⅱ線縱貫南北,210國道公路、達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北上京城,東到武漢,西至成都,均能實現指日可達。境內省、市、鄉道公路縱橫交錯,公路通車里程達1,274.5km,基本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絡。
市內通訊便捷,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綜合服務功能完善。風景名勝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是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保衛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而進行的一場艱苦卓絕的重大戰役并取得輝煌勝利的專題懷紀念館?!?br/> 陳列館于1984年動工,于1996年5月建成開放。170米長的展線展出了當年紅軍留存于萬源境內的各類文獻資料、武器彈藥、石刻標語及其它珍貴文物1200余件。陳列采取沙盤展示、模型制作,燈箱布景、攝影繪畫、圖表統計等多種表現形式,生動地再現了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等八萬紅軍將士與劉湘二十萬人馬血戰萬源,保衛蘇區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八臺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川東小峨眉館址位于萬源城郊馱山公園左側,占地12畝,館舍建筑面積2340平方米。徐向前同志這次戰役評價這樣:“反劉湘的六路圍攻是我們在四川打得時間最長最艱苦的一個戰役。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上,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戰績最輝煌的一個戰役……在反‘六路圍攻’中最有決定意義的是萬源一帶的決戰防御。假如萬源失守,我軍就有被壓出川北的危險。敵人拼了死命,我們也拼了死命,這是關系川陜革命根據地生死存亡的一次決戰,不拼命不行啊!”
許多史學家論斷,如果“萬源保衛戰”失利,紅四方面軍被壓出川北,川陜革命根據地必然被摧毀,那么20萬國民黨軍就會夾擊長征途中的中央紅軍。僅剩3萬余人的中央紅軍行至川西,不但得不到紅四方面軍的接應,而且會遭到川、黔、滇各路敵人重兵的圍追堵截,甚至有被敵人吃掉的危險,那么整個中國革命的進程就將會大大推遲。所以萬源保衛戰的偉大勝利不但關系到紅四方面軍的生死,川陜蘇區的存亡,而且關系到整個工農紅軍的命運,中國革命的前途。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建館12年來共接待國內外、省內外來賓及青少年學生百萬余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來館參觀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1991年萬源戰史陳列館被評為省級文化先進單位。1995年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達川地委、地區行署分別命名為省、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特別是十集電視劇《血戰萬源》在中央和各大電視臺播放以后,慕名前來參觀的游人更是絡繹不絕。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已經成為仰紅軍業績、緬先烈遺志,淘革命情操,育高尚品格的歷史博物館。八臺山省級風景名勝區 萬源市八臺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四川省東北部邊緣,距市區51公里,東與重慶城口接壤,西鄰陜西、巴中,南接宣漢,北接湖北,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273米,境內有觀云臺、獨秀峰、棋盤山、戈潭飛瀑、飛龍峽谷,萬米漂流等大小景點百余個,若隱若現的佛光、日出、云海給八臺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無數座雄奇、險峻、陡峭的山峰象璀燦的寶石鑲嵌在八百里秦川,正日益吸引著四面八方的賓客來此探險,觀光旅游,享有“川東小峨眉”之美稱?!?br/> 此風景區包括八臺山和龍潭河兩大部分,地處南北氣候分界線上,獨特的地質地貌孕育了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資源,植被保護好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境內溝壑縱橫,原始蒼翠,鳥語花香,奇峰異石星羅棋布。調查表明現有植物52科1400余種,其中:銀杏、羅漢松、紅豆杉等20余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同時還有大量的木本油料、糧侖及藥用原料,境內棲息著98種野生脊椎動物,其中獸類33種、鳥類60種、兩棲類2種、魚類3種、水獺、大鯢、金雞等屬于國家保護的一、二級珍稀動物.龍潭河水淵遠流長,水質清澈見底,沿河兩岸翠竹掩映,游客在此休閑,玩樂,每到雨季,龍潭萬米漂流形成境內又一道秀麗的風景線,成百上千的漂流者觀賞著沿河兩岸的峭壁、山峰、飛流瀑布,空氣清新逼人,頗似三峽種韻.馳名中外的舊院黑雞、龍潭大鯢在這里一代又一代地生長、繁衍.境內美麗動人的自然風景和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正日益成為川東北的旅游勝地!萬源名人李家俊 李家俊,四川省萬源縣人。1903年出生于一個地方家庭。先后入縣高小和綏定(達縣)聯合中學讀書。1922年考取上海同濟醫學院。1924年回本縣固軍壩創辦小學。因率學生沖擊縣政府被捕入獄,曾留下正氣凜然詞句:
“身似虎, 氣如虹、哪堪囚蟄在籠中。 安邦志, 濟民衷, 潛伏爪牙, 忍氣吞聲, 任彼小丑且橫行, 他日身返潭穴后, 再作霖雨濟群生”。
1926年與王維舟、陳毅、張愛萍等結識,在成都、重慶、達縣等地從事革命活動。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為貫徹中共“八七”會議精神,李家俊協同王維舟、唐伯垃等,在宣漢、萬源一帶開展群眾工作。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中共黨組織在萬源、宣漢邊界地區的廣大農民中,建立了比較堅實的工作基礎。1929年4月,發動和領導萬源固軍壩農民武裝起義,燃起了土地革命的火焰,震憾了川東北。并建立“川東第1路游擊軍”,后正式命名為“四川工農紅軍第1路游擊隊”,任司令員。同年底,宣(漢)達(縣)城(口)萬(源)四縣委員會和城、萬紅軍總指揮部成立,任副書民兼城、萬紅軍總指揮。
固軍壩起義的勝利,使軍閥劉存厚極為恐慌,先后三次調兵進行“圍剿”。李家俊機智勇敢,多謀善斷,采取“誘敵深入”、“以逸待勞”的作戰方針和靈活多變的戰術,與軍閥劉存厚多次作戰,屢戰皆捷。轟動全川,確有第二井岡山之氣概。此時,紅軍游擊隊發展2000余人,建立了1000余平方公里的革命根據地,成立1個縣農會,4個區農會和23個場農會,革命力量大大加強。他被譽為“四川的彭湃”。
1930年李家俊調到中共四川省委作軍事工作,先后在江津、合川、忠縣、長壽等地發動武裝起義。
1931年春,任川東特委軍委書記、江巴中心縣委軍支書記,負責領導以重慶為中心的川東各地的軍事武裝斗爭。同年10月,李家俊在往返重慶途中,被叛徒出賣被捕入獄。國民黨重慶當局企圖勸誘投降悔過,李家俊義正辭嚴,堅定地說:“共產黨為國為民干革命,有什么過該悔?想讓我投降,白日做夢!”是年10月29日,于重慶羅家灣英勇就義。時年29歲。張開基 張開基(1912—)四川省萬源縣人。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十軍第八十九師二六七團連長。參加了長征??谷諔馉帟r期,任晉南游擊大隊參謀長,代大隊長,山西決死第二總隊營長,四團副團長,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二旅三十六團團長,獨立第二旅副旅長,旅長,第一野戰軍三軍七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西北軍區炮兵部副司令員兼軍械部部長,陜西省軍區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程浩 程浩,四川萬源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參加長征。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中央辦公廳譯電員。1946年后任中共駐重慶、南京代表團機要科組長。建國后,歷任中共中央統戰部辦公室副主任、干部處副處長,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委統戰部部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四屆政協副主席,第五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梁明偉 梁明偉,男,生于1978年6月,四川省萬源人。1996年參軍,2000年8月26日下午,為保護國家財產,壯烈犧牲。被中國人民武警指揮部授予“川藏搶險英雄”榮譽稱號。
一位被英雄事跡感動的吉林省王曉旭同學在給梁明偉父母的信中寫到:“英雄和英雄的家人是永遠不會被他人忘記的。”朱立森 朱立森,男,四川萬源人,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生。萬源中學 四川省萬源中學位于川陜渝三省市之交,地處萬寶之源的大巴山腹地,始建于1928年2月,由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的高材生婁元亮首任校長,先后有留法學生陳茂材(周總理的同學)等十余位校長把萬源中學推向一個又一個輝煌。該校前身為萬源縣初級中學,1958年增辦高中,而后改為萬源中學。
1985年解放軍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書法家魏傳統,2007年省人大副主任、副省長徐仕群分別題贈校名,國家主席劉少奇曾親切接見我校校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胡耀邦,原省委書記譚啟龍,省教委主任王可植,副主任顏振,省教廳廳長涂文濤分別親臨我校視察,原省長李大章稱贊我校為“萬寶全”。
萬源是革命老區,萬中人繼承了革命先烈李家俊的不朽精神,發揚紅軍血戰萬源的光榮傳統,傳承巴山兒女艱苦創業的優秀品質,秉承近八十年的辦學歷史,形成了“立足發展,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嚴謹治學,民主治校,以德樹人,愛心育才”的治校方略,“強志,篤學,奮進,超越”的校訓?!拔拿?、凈美、務實、創新”的校風,“愛崗敬業、誨人不倦”的教風,“讀書報國、學而不厭”的學風。
學?,F有教學班85個,在校學生5400余名,在崗教職工 304人,占地面積113畝,建筑面積52233平米,教學用房35998平米,活動場地4868平米,有規范的塑膠田徑運動場,有3500平米的學生食堂,有容住3000余人的學生公寓,圖書館、實驗室、功能室設備齊全,校園廣播網、電視網、現代教育技術網絡系統完善。校園綠樹成蔭,樓宇錯落有致,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科技活動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已成為萬源市一所現代化教育的龍頭學校。
艱苦創業是萬中人的本色,勇于探索是萬中人的智慧,幾十年來,萬中人身在巴山,放眼世界,著眼未來,努力探索現代化管理,強化自身素質,打造了一批批教育教學棟梁,支撐起萬源教育這片藍天。學?,F有特級教師1人,中高級教師138人,全國優秀教師和三育人標兵3人,省級先進工作者9人,省、市、縣級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83人,達州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
萬源中學先后獲得“中國名校”、“中國西部名?!薄ⅰ八拇ㄊ∈痉缎云胀ǜ咧小薄ⅰ八拇ㄊ⌒oL示范學?!钡葮s譽稱號。萬源方言 萬源話屬川東方言,離代表巴文化的重慶話很近,距代表蜀文化的成都話較遠。民族宗教 萬源市境內居民為漢族,祖先屬于巴人部落,人口在明末清初遭遇毀滅性銳減,現今居民大多為“湖廣填四川”時遷移而來。55.4萬人口中,漢族占99%以上,另有少數回族、滿族、土家族、藏族、壯族、彝族、侗族、回族、苗族等。市內公交線路1路公交 (中心醫院-鞠家壩)
沿途經過:中心醫院-示范幼兒園-供電局-客運中心-建設局-教育局-河西大橋-火車站-天橋-鞠家壩2路公交 ?。?01小區-東升煤礦)
沿途經過:101小區-太平二小-人武部-向前廣場-古馬兒-客運中心-河西大橋-市政府-東升煤礦3路公交 ?。ㄣy鐵社區-茶埡)
沿途經過:銀鐵社區(大酒店)-三中-火車站-汽車站-萬中-市委-太平橋-萬師校-古東關-茶埡友好城市 城口縣
關鍵詞: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