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翻譯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25
相關詞:新疆 新疆維晤爾自治區: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唐宋為西域;元明為察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地;清統一其地,其北部稱回部,南部稱準部,合稱回疆,設伊犁將軍,又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其時貴州新辟疆土亦稱新疆);清未設新疆省,是為新疆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后改新疆維吾兒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于中國西北部,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溝通東西方、聞名于世的“絲綢之路”的要沖,現在又成為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現有14個地、州、市,85個縣(市),其中33個為邊境縣(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174個團場。截止2002年底,新疆人口為1905.19萬人,比上年增加29萬人,增長1.6%。分城鄉看,城鎮人口644.72萬人,增加11.51萬人,增長1.8%,城鎮化率為33.8%;鄉村人口1260.47萬人,增加17.49萬人,增長1.4%。分性別看,男性人口963.26萬人,增長1.0%;女性人口941.93萬人,增長2.2%。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6.3‰,死亡率為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9‰。 一個文物古跡眾多,自然景觀獨特,民族風情豐富多彩的好地方位于吐魯番市的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均為古代城市遺跡,敗壁殘垣之間,充滿歷史滄桑感。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洞窟多、壁畫內容豐富的石窟群,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士寺。具有濃厚的維吾爾族建筑風格的蘇公塔,幽秘羅布泊 、天山天池是著名的風景游覽區,風光綺麗,牧草繁茂,山花浪漫。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格里鋒,世界第二洼地艾丁湖,有被稱為"死亡之海"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新疆是我國極具魅力的旅游勝地。位于中國的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古稱西域,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總面積的1/6,是我國行政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亞洲地理中心位于烏魯木齊市近郊。東北與蒙古,西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鄰,邊界線長達5600公里,是我國邊界線最長、對外開放口岸最多的省區。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56%,盆地占44%。農、林、牧用地面積約6304.58萬公頃,占總面積的37.9%,現有耕地402.55萬公頃;園地面積33.59萬公頃,林地面積675.947萬公頃,牧草地面積1521.583萬公頃,占全國草場總面積的20%,居全國第二位。水能資源:新疆冰川資源豐富,有大小冰川約1.86萬條,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有大小河流570多條,山泉270多處,地表水總徑量1119.90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252億立方米。新疆湖泊眾多,其中面積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139個,水域面積5504.5平方公里。新疆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355.45萬千瓦,可開發的水能資源853.51億千瓦。生物資源:野生植物132科、856屬、近3569種,其中有特殊經濟價值的羅布麻、橡膠草等1000種,稀有者約100種。新疆分布的脊椎動物近700種,無脊椎動物約1.5萬種以上。共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16種,約占全國保護動物的三分之一,其中列為I級的保護的有28種,列為II級保護動物87種。礦產資源:已發現礦產138種。其中居全國首位的有:鈹、白云母、鈉硝石、陶土、蛇紋巖等。鐵礦查明儲量7.3億噸。有非金屬礦種70多個,其中白云母、寶石、石棉、和田玉馳名中外;鹽的儲量3.18億噸;芒硝儲量1.7億噸;鈉硝石儲量232.6萬噸。人口
【人口現狀】2004年,新疆總人口 1963.1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 1182.86萬人,占總人口的 60.25%。
【人口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由 1955年的 16.27‰下降到 2004年的 10.91‰。,人口出生率由 1955年 30.67‰。下降到 2004年 16.0‰。,婦女總和生育率由 1970年的 5.14下降到 2004年的 2.01。
【平均壽命】新疆是世界長壽區,在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時,我國共有百歲老人3765人,其中新疆就占865人,并曾被國際自然醫學會宣布新疆和田地區為世界長壽區之一。
【人口素質】新疆每十萬人口中,大專以上人口 5127人,高中及中專人口 12178人,初中人口 27552人,小學人口 37909人。文盲人口 103.68萬人,文盲率 7.72%。大專以上人口的比例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文盲率比全國的平均水平低 1.36%。經濟
【國內生產總值】2004年新疆生產總值2200.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比1978年增長11.5倍,年均遞增10.6%。新疆人均生產總值11199元,比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約570元。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和調整,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1978年的35.8:47.0:17.2調整為20.2:45.9:33.9。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2004年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8億元,比上年增長18.2%,比1978年增長19.7倍,年均增長12.9%。
【農業產值和增長率】2004年農業增加值444.7億元,比上年增長5.1%,比1978年增長6.1倍。糧食總產量828.53萬噸,比上年增長3.4%,比1978年增長1.2倍。棉花產量175.25萬噸,占全國棉花總產量的27.73%。現代畜牧業不斷發展,2004年末牲畜存欄頭數達5206.37萬頭(只),比上年增長3.6%,比1978年增長10.7倍。肉類總產量128.13萬噸,比上年增長11.4%,比1978年增長12.3倍。新疆特色農產品發展方興未艾,棉花、啤酒花、番茄、紅花、枸杞、哈密瓜、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和田石榴等特色農產品飲譽國內外,其中啤酒花占全國總產量的70%,枸杞占50%以上,紅花占60%以上。新疆已成為全國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醬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和甜菜糖生產基地。
【工業產值和增長率】2004年工業增加值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4.5%,比1978年增長10.3倍。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穩步提高。200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油產量2227.71萬噸,位居全國第3位,比上年增長5.1%,比1978年增長5.3倍;原煤產量2219.64萬噸,比上年增長15%,比1978年增長1.1倍;發電量244.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7%,比1978年增長10.5倍。企業整體經營水平不斷提高,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截止2004年底,新疆上市公司已有27家,總市值405.39億元,總股本83.62億股,累計募集資金110.92億元,這些上市公司對新疆的經濟建設與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固定資產投資】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0億元,比上年增長15.8%。
【外貿狀況】已有國家批準的開放市、縣70個,開放一類口岸17個,兩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一個加工貿易區和三個邊境經濟合作區,已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2004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56.3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比1978年增長了244倍,年均增長24.6%,對外貿易主要國家和地區為哈薩克斯坦、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自1978年起,外商直接投資累計5.8億美元。
【旅游業】2004年,新疆接待國際旅游人數31.69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0.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7.5%,較1978年增長1977倍,年均增長35.5%;國內旅游人數1241.58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08.96億元,比上年增長22.9%。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達5.0%。旅游業已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非公有經濟】2004年新疆私營企業發展到4.3萬戶,從業人員57.25萬人,注冊資金643.2億元;個體工商戶46.7萬戶,從業人員74.2萬人,注冊資金86.8億元。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生產總值約占全區的21.8%。
【科技與教育】科技:到2004年底,全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4.5萬人,每10萬人口中大專以上學歷有5000多人,居全國前列。全區擁有縣以上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122家;1979年以來,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545項,其中獲國家獎勵的137項,科學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教育: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在校生439.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57.8%,專任教師26.5萬人。截至2004年底,全區實現“普九”的人口占到全區人口的71.9%,青壯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全區現有普通高校28所,本專科在校學生16.3萬人,比1978年增長14.8倍。
【文化衛生與體育】文化:文化事業欣欣向榮,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92.9%,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2.5%。新疆的報紙用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錫伯6種文字出版發行,少數民族的報紙達43種,刊物達80種;新疆人民廣播電臺實現了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5種語言播出,新疆電視臺實現了維吾爾、漢、哈薩克3種語言播出。衛生: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在校生439.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57.8%,專任教師26.5萬人。截至2004年底,全區實現“普九”的人口占到全區人口的71.9%,青壯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全區現有普通高校28所,本專科在校學生16.3萬人,比1978年增長14.8倍。體育:2000-2004年,新疆運動員在國際、洲際比賽中,共獲20個冠軍、15個亞軍、17個第三名。在全國比賽中,共獲71枚金牌、81枚銀牌、76枚銅牌。尤其是2004年,新疆殘疾選手首次參加第12屆雅典殘奧會,取得1金、3銀、2銅的優異成績,并有2名運動員破2項世界紀錄,實現了新疆選手在殘奧會歷史上獎牌零的突破。新疆已發掘整理出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共136個。通訊
【電臺】2004年廣播電臺6座,電視臺1座。全區廣播人口覆蓋率92.87%,電視人口覆蓋率92.53%。有線電視用戶130.27萬戶。
【電話】2004年年末固定電話用戶 516.70萬戶(其中含小靈通用戶),普及率 26.6%;移動電話用戶489.70萬戶,普及率 25.3%;互聯網用戶 78.05萬戶。交通
【鐵路】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重點工程之一的蘭新鐵路提速工程進展順利。蘭新鐵路東起甘肅省蘭州市,西至第二條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最西端阿拉山口站,是連接中國東部與西部的一條干線鐵路,也是新疆通往內地的唯一的鐵路通道。蘭州至烏魯木齊的鐵路復線已經貫通,南疆鐵路從庫爾勒到喀什的重點工程正加緊建設。鐵路主干蘭新線是新疆與內地交通的大動脈。 2004年末,鐵路營運里程 2999公里; 2004年,鐵路旅客發送量 1023萬人,貨物發送量 5083.20萬噸,分別比 1958年增長 171.2倍和 20.7倍。
【公路】全疆各地、州、縣都通了公路,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以國道、省道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脈絡,連接疆內外和周邊國家的交通運輸網。新疆 2004年新增農村公路 6500公里,新增通公路村257個,新增通油路村 596個。公路通車里程 86824公里,截止 2004年底,民用汽車保有量達 50.07萬輛,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 2.84億人次,貨運量 3.17億噸,分別比 1955年增長 342.0倍和 58.8倍。
【民航】新疆是中國擁有民航站最多航線最長的省區。烏魯木齊機場是中國通往西亞、歐洲的航空通道,是中國六大門戶機場之一。以烏魯木齊為中心,覆蓋全疆,輻射全國 62個大中城市,連接中亞、中東、俄羅斯等 15個國家 19個城市的 84條航線和區內 12個地、州、市的空運網, 2004年民航通航里程 11.18萬公里。 2004年全年民航完成貨郵吞吐量 8.6萬噸,增長 15.7%;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 516.4萬人次,增長 59.6%。
關鍵詞: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