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諸城
諸城翻譯案例---語通全球翻譯公司
諸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濰坊市下轄縣級市。1987年撤縣建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和鄉村城市化試點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首批省級文明城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濰河上游,北依世界風箏之都濰坊,東臨濱海名城青島,南靠新興港口日照,是山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總面積2183平方千米,轄3處街道,10處鄉鎮,設有1處省級經濟開發區。2010年11月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為108.62萬人,漢族為主,有滿、回、藏、壯、瑤、朝鮮、蒙古、錫伯8個少數民族。 諸城市,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據悉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諸馮村而得名。西漢初年設東武縣,隋朝|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諸城。宋朝|宋代為密州州治所在地,蘇軾|蘇東坡在此任太守兩年,寫下了《s: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千古絕句。諸城名人輩出,古有春秋時期|春秋七十二賢士之一、孔子的學生公冶長,《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宋朝|宋代宮廷畫家張擇端,北宋金石學家趙明誠,清朝|清代宰相劉墉 (清朝)|劉墉,《四庫全書》總閱竇光鼐等名士重臣;近有中國共產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一代詩翁臧克家,文學巨匠王統照、陶鈍、王愿堅名垂青史,密碼學家王小云。諸城還是全國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山東龍就出土并陳列于諸城,因此,諸城又稱“龍城”。
諸城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后期就有人類活動,屬晚期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夏朝|夏、商朝|商屬介、萊活動區,《禹貢》青、徐二州之域。周朝|周屬莒子國封地。春秋時期|春秋南部地區屬魯,北部歸齊。戰國盡為齊地。秦朝|秦屬瑯邪郡。西漢初年置東武縣,屬瑯邪郡,轄于徐州刺史部。公元14年(新朝|新莽天鳳元年)改東武為祥善。公元23年(更始元年)復為東武。東漢屬瑯邪國,轄于徐州刺史部。三國為魏地,屬城陽郡。晉朝|晉屬城陽郡,轄于青州。公元289年(太康十年)改屬東莞郡,轄于徐州。公元598年(隋朝|隋開皇十八年)改東武縣為諸城縣,取境內漢故諸縣城為名,沿用至今。唐朝|唐、宋朝|宋、金朝|金、元朝|元屬密州。明朝|明、清朝|清屬青州府。中華民國|民國初年屬膠東道。1925年(民國十四年)改屬萊膠道。1928年(民國十七年)裁道直隸于山東省。
地形諸城地形屬膠萊沖積平原南部的濰河平原,地勢南高北低,東南部為起伏較大的低山丘嶺,有若干谷狀盆地,可事耕作。縣境中部向北,系一大片波狀平原,邊緣有低山緩丘分布。全縣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30.1%;丘嶺占22.6%;平原占32.25%;洼地占15.05%;水面占1.25%,境內最高點海拔670米,最低點海拔19米。 ;地質諸城縣地處沂沭斷裂帶東側,全縣以山相家(膠縣)一郝戈莊斷裂為界,橫跨膠南隆起和膠萊盆地兩個次一級構造單元。境內地層發育不全,由老至新有元古--太古界膠南群,中生界侏羅系上統萊陽組,白堊系上統青山組和下統王氏組。地質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褶皺構造次之。規模巨大的沂沭斷裂帶最東側的昌邑--大店、安丘--莒縣斷裂于縣境西部孟疃一帶通過,其它主要斷裂有北東向的山相家一郝戈莊斷裂,東西向的百尺河斷裂、賈悅斷裂,北北東向的瓦店斷裂等。巖漿巖主要分布在山相家--郝戈莊斷裂以南的膠南隆起區內,主要為燕山晚期的閃長玢巖和花崗巖。 ;山脈境內海拔百米以上山嶺六十余座,大都集中在縣境東南部,多呈東西走向,屬泰沂山余脈之馬耳山脈。馬耳山海拔706米,山勢陡峭,溪洞深遠,座落在五蓮、諸城兩縣交界處,自西向東蜿蜒入海,成為渤海和黃海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大山位于縣境東南端,海拔571米。望海樓、障日山、盧山、竹山等,海拔均在400米上下。縣境東北部有白龍山,北部有巴山,西北部有白石嶺、錫山、荊山、孫家西嶺等,海拔均在200米左右。 ;河流境內河流近五十條,濰河最大,自成一系,發源于莒縣之濰山,由西南腔北經墻夼水庫入縣境,總向東北流,穿縣境中部而過,至縣境北端與渠河交匯出境。境內流程65公里,流域面積1908.2平方公里。濰河在境內支流較多,組成葉脈狀水系。其主要支流有賈悅河、尚溝河、長阡溝、渠河、涓河、扶淇河、盧河、百尺河。濰河水系河床比降大(干流為3---4‰),水流湍急,侵蝕力強,河谷下切深邃,水土流失嚴重。解放后歷經治理,現已逐步變害為利。
諸城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城市,改革開放以來,先后創造了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中小企業改制、為民服務聯動、農村社區化服務與建設等聞名全國的“諸城經驗”,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于2005年的中國縣級行政區綜合評估中,諸城市為中國肉類生產百強縣列表|中國肉類生產百強縣第4位,中國百強縣|中國百強縣(市)第65位。中國縣域經濟網(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組織的第十屆(2010年)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第35位。
諸城農業基礎雄厚。是全國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全國糧食、主料煙、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現已發展起肉雞、生豬、黃煙、糧油、蔬菜、棉花、淡水養殖、桑蠶、食用菌、萬壽菊等十二大主導產業。 諸城工業發展迅速。成功培育起了汽車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紡織服裝三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利稅分別占全市工業總量的85%以上。同時,著力培植了精細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造紙包裝、木器家具、建筑建材等新興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培強做大了福田、外貿、得利斯、新郎、桑莎、龍光、義和等一批骨干企業。
諸城服務業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先后建起了龍城市場、密州商城、九龍商貿城、龍海水產城等一大批骨干市場和商業網點,其中龍海水產城規模居全國同行業第一。 ==== 對外開放 ====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目前已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日本住友、伊藤忠、仁木,韓國尚真、興亞,美國泰森、沃爾瑪,馬來西亞金獅,以及北汽福田、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在諸城建立了獨資或合資合作企業。
諸城下轄3個街道、10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街道辦事處:密州街道、龍都街道、舜王街道。 *鄉鎮:枳溝鎮、賈悅鎮、石橋子鎮、相州鎮、昌城鎮、百尺河鎮、辛興鎮、林家村鎮、皇華鎮、桃林鄉。 *經濟開發區:諸城經濟開發區 == 恐龍化石 == 1960年代以來,諸城地區出土了大量的恐龍化石,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恐龍化石即出土于諸城,因此有“龍城”的別稱。
關鍵詞: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