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中國極缺翻譯專業人才
翻譯教育在中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從1979年聯合國翻譯培訓部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創辦以來,迄今不過30多年。國家設定的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2007年才開始招生,第一批招生院校僅有15所。到現在,從翻譯專業畢業的專業人才,只有千人左右。同時,由于以前沒有翻譯專業,師資嚴重匱乏,還存在老師自身經歷、經驗不足等情況,所以一些成功開展專業翻譯教學的院校每年都在進行師資培訓。根據中國翻譯協會2009年的數據,全國翻譯職業從業人員超過50萬,專業翻譯公司有3000多家,但真正受過專業訓練的翻譯人員很少,高水平的翻譯人才大約只占總數的5%,甚至更少。我國翻譯人才缺口高達60%,翻譯人才匱乏且參差不齊,無法準確、及時消化國際間包括經濟和科技信息在內的巨大信息流,將導致中國失去大量有價值的信息。
另一方面,中國在迅速向前發展,國際交往的加強對翻譯工作提出更多、更嚴格的要求。日前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在中國舉行的年度論壇上,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秘書長馬丁·弗斯奈指出,翻譯服務與經濟活動的強度密切相關。隨著中國的崛起,作為制造品出口大國,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會更加緊密。而作為能源進口大國,中國對中東、中亞、非洲和南美等地區的能源和礦產更加依賴,因此,中國大學需要更多的語言翻譯專業。弗斯奈教授還提出一個概念———“翻譯地理學”。他認為,英語之外的語言的翻譯吸引力和潛力,取決于使用該語言的國家的經濟實力。這句話對中國的意義不言自明
關鍵詞:中國極缺翻譯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