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稅務翻譯
稅務: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定標準,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 稅收這一概念的要點可以表述為五點: 1.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稅收分配的依據是國家的政治權力;3.稅收是用法律建立起來的分配關系;4.稅收采取實物或貨幣兩種征收形式;5.稅收具備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三個基本特征。 稅收具有三種主要職能:1.籌集國家財政收入是稅收的基本職能。國家憑借政權,運用稅收從國民收入中提取一部分社會純收入,以保障國民經濟的再生產。2.經濟的職能。稅收在籌集國家收入的同時,可以調節社會資源在不同經濟成分,不同地區,不同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分配,以實現社會發展的經濟目標。3.監督職能。稅收分配涉及生產、流通、分配各個領域,通過收入增減,稅源變化靈敏地反映國民經濟的發展變化趨勢,并以各種有效措施促進社會生產的正常進行。 稅收的三性:指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稅收的強制性指在國家稅法規定的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依法納稅,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稅收的無償性指國家征稅以后納稅人交納的實物或貨幣隨之就轉變為國家所有,不需要立即付給納稅人以任何報酬,也不再直接返還給納稅人。稅收的固定性指國家在征稅以前,就通過法律形式,把每種稅的納稅人、課稅對象及征收比例等都規定下來,以便征納雙方共同遵守。 稅與費的區別在于: 稅收具有無償性,而費則具有有償性。費是向受益者收取的代價,是提供某種服務或準許某種作用權力而獲得的補償。 征收的主體不同。稅收的征收主體是代表國家的各級稅務機關和海關,而費的收取主體有的是政府部門,有的是事業機關,有的是經濟部門。 稅收具有穩定性,而費則具有靈活性。
稅務指政府為了提供公共服務及公共財,依照法律規定,對個人或民間企業(法人)無償征收貨幣或資源的總稱。「稅制」即指稅收制度,由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計稅依據、減免稅和違章處理等要素構成。依稅法繳納的金額稱為「稅金」。依據不同課稅對象、或是不同法律授權、或是不同納稅人可劃分為不同的分類,稱為稅種或稅目。政府依法對民間收取稅收的行為稱為課稅;個人或企業向政府繳納稅金的行為稱為納稅。政府要求納稅人在繳稅期限後繳足應納稅金稱為補稅,政府退還溢收稅金稱為退稅。 == 歷史 == 在西元前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古王國時期就已經有完整的徵稅系統,是人類歷史中最早的賦稅系統。 路史曾經記載「神農之時,民為賦,二十而一。」是中國有徵收稅收最早的傳說。
關鍵詞:稅務翻譯